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攀联(IFSC)世界杯攀岩赛法国霞慕尼站比赛中,中国攀岩队再传捷报,22岁的小将张子扬在男子难度赛项目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力压群雄,为中国队夺得本赛季首枚世界杯金牌,这也是中国男子攀岩选手时隔三年后再次站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,标志着中国攀岩运动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。
霞慕尼巅峰对决
作为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攀岩圣地,霞慕尼站历来是世界杯系列赛中最具挑战性的分站之一,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的127名顶尖选手参赛,其中包括东京奥运会冠军、捷克名将亚当·施密特和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选手楢崎明智,在预赛中,张子扬以第4名的成绩晋级半决赛,这个排名让不少国际媒体将他视为"黑马"。
半决赛路线设置了多个动态跳跃难点,张子扬在倒数第二个岩点时出现轻微失误,但仍以第3名的身份惊险晋级决赛,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表示:"那个失误让我意识到必须完全放空自己,决赛就是全新的开始。"
决赛当晚,霞慕尼岩壁体育馆座无虚席,组委会特别设计了高达18米、倾角达35度的超长路线,包含12个计分点和5个"奖励点",日本选手楢崎明智率先出场,在攻克一个需要反手抓握的斜面难点后体力耗尽,最终止步于第7个计分点江南体育官网,随后出场的施密特展现出奥运冠军的实力,成功触达第10个计分点暂列第一。
当张子扬作为最后一位选手登场时,现场观众用掌声为这位中国小将加油,他从起步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节奏控制能力,在第一个动态跳跃难点处采用独创的"侧身转体"技术轻松通过,随着高度攀升,张子扬在岩壁上的移动如行云流水,连续攻克三个超过5度的仰角过渡,在决定胜负的第11个计分点前,他出人意料地放弃常规beta,改用双手反扣的非常规动作突破极限,最终以触达第12个计分点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。
十年磨一剑的攀登之路
张子扬的夺冠绝非偶然,出生在广西阳朔这个"攀岩天堂"的他,6岁起就跟随从事户外运动的父亲接触攀岩,2015年,14岁的张子扬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中崭露头角,次年入选国家青年队,他的启蒙教练李明回忆道:"其他孩子都在抱怨训练苦的时候,子扬总在问'能不能再爬一次',他对岩壁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。"
2019年青奥会银牌是张子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要突破,但随后的疫情让国际赛事停摆,这段时间他选择回到阳朔,在自然岩壁上打磨技术。"每天8小时的自然岩壁训练让我学会阅读岩石的'语言',"张子扬说,"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支点,其实都在讲述着攀登的故事。"
国家攀岩队总教练王建国透露,队伍为张子扬制定了"技术全面化"的发展路线:"他的指力原本就是世界顶级,这两年我们重点提升了他的动态协调性和路线解读能力,这次决赛中的非常规动作,正是平时模拟训练的成果。"
中国攀岩迎来新发展机遇
张子扬的夺冠恰逢中国攀岩运动发展的关键节点,随着攀岩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,国内岩馆数量从2016年的不足百家激增至目前的2300余家,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部主任厉国伟介绍:"我们建立了U8到成年队的完整梯队,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。"
商业赛事也蓬勃发展,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"中国攀岩联赛"已形成稳定赛季,安踏、凯乐石等本土品牌纷纷加大赞助力度,体育产业专家张宏指出:"攀岩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,特别适合短视频传播,张子扬决赛的视频片段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已突破8000万次。"
国际攀联主席马尔科·斯科拉里斯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特别称赞了中国攀岩的发展速度:"从钟齐鑫的速度赛传奇到现在的难度赛突破,中国正在重新定义攀岩运动的格局。"据悉,国际攀联已初步同意2025年世界杯中国站增设自然岩壁赛项目。
展望巴黎奥运会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张子扬的这枚金牌为中国队注入了强心剂,根据奥运资格体系,明年将举行三站奥运资格赛,中国队有望在速度赛和难度赛两个项目上满额参赛,体育心理学家黄颖分析:"这次胜利带来的信心提升无法量化,它让中国选手真正相信可以在最高舞台战胜传统强队。"
张子扬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保持着特有的沉稳:"金牌只是攀登路上的一个驿站,我现在的目标是系统提升耐力水平,奥运赛场的岩壁肯定会有更多惊喜。"当被问及庆祝方式时,这位新科冠军笑着说:"或许该去霞慕尼的天然岩壁试试,毕竟这才是攀岩最本真的样子。"
霞慕尼的夜空下江南体育app下载,中国攀岩的新篇章正徐徐展开,从专业选手的突破到大众参与的普及,这项融合力量与美感的运动正在中国找到独特的表达方式,正如张子扬在岩壁上展现的那样,真正的攀登者永远专注于下一个支点。